美丽庭院“方寸地”成增收致富“聚宝盆”

发表时间:2022-01-07 信息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人次: 文字大小: [ ]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探访我县的美好乡村,但见一个个世外桃源般的美丽庭院,犹如展开的一幅整洁、文明、富裕的生动田园画卷。

7月14日,笔者走进万山镇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精致的“别墅”。

放眼望去,这里的每幢房子都有小庭院,风格迥异,院内各色绿植尽情舒展,花香果香引人沉醉。

在美丽庭院的“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中穿梭,笔者发现,到处都是“绿富美”的村落美景。

陪同记者采访的万山镇负责人丁和平介绍说,美丽庭院建设在让村庄实现“华丽转身”的同时,也催生了“美丽经济”,让新农村焕发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说起美丽庭院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万山镇卅埠村塘头埂组的村民徐玉桂体会颇深。

“以前这里长着杂草,堆着石头。经过统一规划,如今改成了小菜园。”徐玉桂打开了话匣子,说村里帮助他们打造美丽庭院,还鼓励发展庭院经济。

徐玉桂开心地说:“别小看这片园子,面积虽然不大,自从种上蔬菜瓜果后,不仅能满足自家的需求,还可以拿到街上卖。”

在徐玉桂家的小菜园里,满眼是嫩绿绿的豆角、红彤彤的西红杮、圆滚滚的香瓜……整个小院子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徐玉桂喜滋滋地说:“没想到在院子里种些东西,也不费时不费力还能有好的收益,真是太意外了。”

“美了家园,好了环境,增了收入。”提起庭院的“蝶变”,徐玉桂赞不绝口。

在丁和平的带领下,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笔者来到万山镇水关村山井组张清明家的庭院,又是另一番观感。

随着丰收季节的即将到来,张清明家的庭院种植的不同的果树上也挂满了硕果,沉甸甸的压弯枝头。

说起现在的生活,张清明笑得合不拢嘴:“现在这个小果园里的果树有板栗、梨子、石榴等5个品种,每年光卖水果就能赚四五千块钱。”

张清明告诉笔者,过去院子里堆放的都是杂物,在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她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搞起了果树栽培。

“栽下的这些果树都是‘摇钱树’啊。”说起这些,张清明语气中透露出满满的自豪。

张清明兴奋地说:“利用美丽庭院发展庭院经济真是一件大好事,既环保又能增加收入,这个账我们老百姓都会算。”

张清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再种一些果树,等到每年秋天来临,院内果实飘香,在自家院子里就能感受丰收的喜悦。

家住万山镇长冲村河东组的张军萍,是这一次走访中颇有特色的一户家庭。

在张军萍家,记者看到院子里分区域种植的各种花草,摆放了各式盆景,将现代农家小院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觉得暑气顿消。

张军萍指指点点地说:“院子里有很多花,春天的时候百花争艳,别提有多热闹了。”

“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些盆景,一盆售出三四万元的价格也是常有的事。”谈起好看又实用的美丽庭院的好处,张军萍的笑容一直写在脸上,遮都遮不住。

在庭院里发展花卉、盆景等绿色产业,张军萍足不出户就圆了“致富梦”。

张军萍对笔者说,以前,因为乱堆乱放,房前屋后看起来杂乱不堪。“改造后的庭院,不仅自己喜欢,也给村里增添了一份美丽。”

眼下生活有了新动力,张军萍两口子每天清晨起来都会收拾院子,看护这些花花草草。他们家的小院落已经成了温馨舒适的“小花园”。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就是要把美好的事物、美丽的环境都转化为很强的生产力。”丁和平乐呵呵地说,变“风景”为“钱景”,让大家能够切切实实地得到实惠。

丁和平还告诉笔者,现在小小庭院催生了一大批致富能手,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像万山镇一样,如今我县广大农村美丽庭院有了“升级版”,兴起了“庭院经济”热,且发展得有声有色。

近年来,我县通过引导各地群众转变观念,开展了“改变生活,从庭院做起”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让根植于泥土、萌芽于乡间的美丽庭院展现出无限活力。

我县鼓励村民以市场为导向,因户因时因地制宜,发展各类蔬果、花卉种植,让过去“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的农家小院,变成“瓜果飘香、缤纷满园”的生态家园。

我县通过把零星点点的庭院地块利用起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完美融合,让家家户户都有“小买卖”,既美了小院,又鼓了腰包,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眼下,昔日不起眼的农家小院,却为群众致富开辟了新路子,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方寸地”变成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一派繁荣的农村庭院景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这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根本性举措。”县美好办分管负责人朱晓东深有感触地说。

接下来,我县将以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在引导、示范、放大上见实效,逐步形成小庭院、大市场、新产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朱晓东表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县会继续坚持走产村相融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逐步推动“美丽庭院”从“一处美”向“一片美”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切实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