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张吉友:科学养牛拓富路

发布时间:2019-07-12 08:54信息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作者: 张德襄 巢志斌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清晨凉风阵阵,可是身穿短衣的万山镇闸山村村民张吉友已是满头大汗,他正使劲地挥动大锹搅拌牛饲料,豆大的汗珠不时从他的脸颊上流下来也顾不上擦拭一下。

喂食、打扫、熏虫,张吉友手脚不停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四等残疾的人干起活来却手脚轻快,有条不紊真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小时下来,一个臭气熏人,苍蝇乱飞的牛栏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40多头嗷嗷低吼的黄牛也水足食饱,心满意足地闭上眼睛悠闲地伸出了舌头,甩起了尾巴。张吉友已是汗流浃背,但疲惫的脸上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轻轻地摸摩着牛的脊背充满深情地说:“吃饱不叫了啊!”牛儿轻轻地摇着尾巴算是回答。这40多头黄牛膘肥体壮长势喜人,每头牛都不下千儿八百斤。

张吉友忙得脚不踏地,我们也帮不上忙,只好趁他吃早饭的时候和他攀谈起来。当我们说明来意时,张吉友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他似乎是习惯性地抓抓头皮,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但我们从家常话谈起,他很快恢复了常态,谈话变得轻松起来。我们自然问起了他背部隆起的大包,他也毫不忌讳,轻描淡写地说:“这是从娘胎出来就有的,那时医疗条件不好,家里也困难也没怎么治疗就留下了病根。”

“疼吗?”

“不疼,只是天阴下雨有些酸胀,另外脊椎弯曲不能直立,样子难看,加之不能负重,所以我肩不能挑,读了几年书后就随亲友外出打工,帮人家看场、烧饭,勉强糊口”。

闸山村党委第一书记胡文胜给我们介绍,2016年,镇、村两级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张吉友个人比较勤奋能干、头脑聪明的特点,积极为其策划发展产业,帮助他申请了3万元金融扶贫贷款,发展起黄牛养殖项目。当年张吉友在家养殖了14头黄牛,年底即出栏7头,扣除成本,获纯收入8400元。2017年,张吉友养殖的黄牛数达到16头,3月份又出售4头黄牛给本村另一贫困户张旭峰户养殖,从而使贫困户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在当地传为佳话。

“2017年时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团县委下派干部邓芳书记、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刘昭兵等先后来到我家,根据我前两年的养牛基础,让我牵头成立养牛合作社。镇、村及帮扶单位共同出资30多万元为合作社兴建牛棚10间,建筑面积190多平方,一下就能养40多头牛了。后来本村5户贫困户把牛送来托管,年终分红,这不一下牛栏就满了。”张吉友说起这些,如数家珍。

“你现在年收入大概有多少呢?”

张吉友自豪地说:“七、八万吧,足够家里开销了,吃穿不愁、还有结余,这还得感谢党、感谢政府啊!”

“养牛很辛苦吧?”

“当然辛苦了,不论春夏秋冬,我每天早晨四点准时起床打扫牛圈,然后喂牛,中午匆匆划几口饭就去割青草,40多头牛每天要割1000多斤青草,晚上要忙到11、12点。好在我现在还能干,一个人支撑这个养牛场,不敢偷懒,不敢懈怠,甚至不敢生病,有个头痛脑热都要硬撑着,党和政府投入这么大代价,对我这么信任,我不能辜负啊。”

是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忠实的汉子,用朴素的话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比豪言壮语更动人。

“那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增加人手,扩大规模,将来希望办成一座现代化的绿色养牛场。养牛投资不算大,我们这里养牛的人少,牛肉牛奶需求量大,只要保证质量,供不应求。牛粪可以肥田、种牧草,还可以养鱼,这样就循环利用,一举多得。我喜欢牛,牛好养,这是大型动物,温驯善良,不易生病。”

张吉友介绍,他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现在养的主要都是黄牛品种,有西藏特产尼木黄牛,还有来自欧洲的西门塔尔黄牛等多个品种,肉质好,不愁销路。

“技术问题怎么解决呢?”

张吉友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他说,牛拉稀了,站不起来了,赶紧从手机里搜情况。如果还解决不了,就及时与镇里的畜牧站技术人员取得联系,向他们讨教。“还好,到今天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大问题。”张吉友说着自信地笑起来。

眼前这个驼背的汉子,有着如此的从容。令人相信,他能挑得起这副担子。

张吉友喃喃地说:“反正像我们能干就要干,不能懒。懒是不行的,我们尽力而为,能干动的尽量自己干,向好的方向发展。政府支持我们干,我们更有信心干,也没有什么担心的!”

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哪怕是个肢体残缺的人。张吉友的内心是丰富的、阳光的。他赶上了好时代,党的扶贫政策像温暖的阳光照在他的心上,给了他信心和希望,给了他源泉和动力。我们相信这位身残志坚的年轻人一定会心想事成。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