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虾稻共作助增收

发布时间:2021-04-25 10:59信息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作者: 钱良好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我县积极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努力打造“虾田米”产业,实施稻米、龙虾品牌“双轮驱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眼下,正是单季稻育秧、龙虾育苗的大好时机,种养大户都在积极囤养龙虾苗,为水稻大田放养做准备。

4月22日,记者来到庐江台创园永兴村,走进庐江渱满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态龙虾种苗繁殖基地,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放养龙虾苗、操作无人机撒饲料,呈现一派忙碌景象。

该公司董事长张军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他的创业经历。张军以前在外打拼,赚得了“第一桶金”。2014年回乡投资农业,刚开始是搞种植,后来又搞起了龙虾养殖。2018年,他瞄准了市场行情,流转了200多亩田,搞起了虾稻共作种养模式,主要从事龙虾的苗种繁殖。

“单独的种植、单独的精养,这样的风险都比较大,现在我们是把两者结合,既降低了风险,又增加了收益。”张军说。

当年投入第二年见效,2019年春,龙虾苗就卖到了30元一斤,这让张军赚得钵满盆溢。张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单独种水稻一亩田收入大概在1千元左右,现在搞这个稻虾共作,再加上苗种的繁殖,每亩田能增加5千到6千块钱的收入,比以往单独种水稻收益好了很多。”

这几年龙虾行情下滑、人工上涨,精明的张军又在节本增效上打起了主意。“随着养殖成本的提高,我们加大科技的投入,使用了无人机撒料、打药,还有利用物联网对养殖区域加强管理,向科技要效益。” 张军介绍。

公司科技力量不断发展,吸引了许多有志青年加入。今年32岁的员工程金龙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学水产专业的,对这里情有独钟。“以前在外打工,家里一年只能回来一次,老小都顾不上,现在刚好家门口有这么一个基地,我在这里上班,年收入七八万块钱,既能照顾到家,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觉得挺好。” 程金龙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与记者攀谈。

在张军的带动下,当地人也开始饲养龙虾苗和成品虾,全部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对外销售。现在每年订单销售量在50多万公斤以上,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这个养殖基地带动了本村的稻虾种养产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永兴村村委会副主任董照鹏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此种养模式,进一步扩大生产,增加农户收入。”

截至目前,我县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近20万亩,从事稻渔综合种养合作经济组织120个,大户700多户,初步实现了“1313”目标,即亩产优质稻500公斤、小龙虾150公斤,实现亩产值1万元、效益3000元。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