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竹林“飞鸡”:奔富路上跑得欢

发布时间:2019-10-23 16:59信息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作者: 赵德斌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金秋时节,在矾山镇石峡村山区,漫山遍野的竹林连成竹海,层层叠叠望不到尽头。置身竹林,远眺农庄,相映成趣,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风景画。

石峡村党委书记贾敬斌介绍说,在石峡村北平村民组的蜈蚣钳山上,有个远近闻名的振峡家庭农场。

贾敬斌告诉记者,“农场主”周振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用实际行动改变现状,靠林下养鸡成功脱贫,并且带动村民致富。

在贾敬斌带领下,踩着软绵绵的黄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进入茂密的竹林深处,记者来到振峡家庭农场。放眼看去,随处可见的竹林山鸡点缀在摇曳多姿的竹林中,让人眼前一亮。

发现有陌生人走近,正在觅虫寻食的鸡群就飞快地奔跑,它们有的直接飞上枝头,有的张开翅膀乱舞……此起彼伏“咯咯咯、喔喔喔”的鸡鸣声,好不热闹。

当周振把玉米粒和切碎的南瓜撒在竹林里,几声呼唤,不一会,一只只放养的土鸡便从草丛里、翠竹下、山坳里扑闪着翅膀飞奔而出,从四面八方向他的身边聚拢,争相抢食。

“眼下,农场的7个鸡棚占地700多平方米,养殖土鸡6000只。去年除去鸡苗、饲料和人工等成本,卖土鸡、虫草蛋净赚了20多万元。今年的形势也不错。”周振乐呵呵地说。

谁能想到,眼前的这个“鸡司令”,曾经却是个贫困户。

周振曾在外地打过零工,后来由于父亲年迈多病,孩子又在上学,为照顾家庭,不得不回乡务农。“父亲从患病到去世,前后花了近10万元,不仅用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几万元外债。”2014年,周振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提及养鸡脱贫的经历时,周振打开了话匣子。

自从被扣上贫困户的“穷帽子”,周振总觉得不光彩,“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成了贫困户?”这个念头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使他寝食难安。“人穷志不穷,我要凭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不能白白接受政府帮助。”

石峡村地处低丘陵地带,竹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散养土鸡吃香,城里人都爱买。”家门口有好山好水好生态,周振觉得林下养鸡是条“好路子”。他决定尝试养鸡。

可是没有钱买鸡苗,周振只能干着急。贾敬斌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助他申请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还为他量身定做制定了养殖业的产业发展计划。

有了村里的支持,周振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底气足了,劲头大了。他与家人一合计,把蜈蚣钳山300亩的竹林承包下来,购买鸡苗,搭建鸡棚,甩开膀子干起来。

“政府这么帮扶我,我自己更应该努力,苦点、累点我都不怕,我不仅要脱贫,还要走上致富道路。”周振自信满满地说。

“那时候,拾叶子、割青草、拉粮食和喂鸡都是我亲手干的。”周振每天都要自己去附近菜地里捡收获完的菜叶子、割青草,几个蛇皮袋子的菜叶、青草都要他扛上扛下,总是忙忙碌碌的,有时候连饭也顾不上吃。

就这样,鸡场在他的精心打理下,搞得有声有色。

周振首批放养了5000只鸡苗,“没有想到,一年下来就挣了10多万元。”尝到甜头后,他又在鸡场安装了自动化设备孵化鸡苗,孵化率和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

“所有土鸡吃的是玉米、稻谷、菜叶子这样的食物,还有竹下小虫、杂草等天然饲料,喝的是山泉水,肉质、口味非常好,所以不愁销路。”周振喜滋滋地说,鸡每次出栏前就早早被一些客商预订了,也有不少市民慕名上门购买。

就这样,口口相传,让周振的“生态鸡”“虫草蛋”卖到了江浙沪等地。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周振不仅还清了外债,成功脱贫,还注册成立了振峡家庭农场,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我脱贫了,还要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周振对记者说。目前,村里的贫困户周功义和吴世俊在鸡场打工,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在家门口能轻松就业增收,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周功义开心地说。

听到这话,周振笑得更加合不拢嘴了:“看来这个‘鸡司令’我是要一直当下去了。”

谈起下一步打算,周振说,他想扩大养殖规模,将鸡场做大做强,带动当地更多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陪同采访的矾山镇负责人丁磊说,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矾山镇不少贫困户借助产业扶贫政策这一“东风”,摘掉了“穷帽”,“石峡村周振就是其中的一位。”

丁磊深有感触地说:“很多贫困户只要帮他一把,扶他一程,他就能起跑。周振不等不靠当‘鸡司令’,成了增收致富的典型。”他表示,将鼓励其他贫困户像周振一样,通过树立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实现自身真正脱贫。

接下来,矾山镇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进一步加大林下经济发展力度,变“风景”为“钱景”,努力把林下养鸡做成主导产业,实现产业更强、乡村更美、村民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一股强劲的新动能。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