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恋上大汉塘 候鸟变“留鸟”——看城池村的“两山”实践

发布时间:2020-12-16 16:38信息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作者: 赵德斌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浅红、深红、金红……眼下,柯坦镇城池村大汉塘的池杉林,各种颜色相互交织,仿佛一簇簇缤纷的火焰,倒映在清澈明净的水面上,为冬日的乡村增添一道色彩斑斓的风景线。

池杉林深处,星星点点的鸟儿或展翅飞翔、或嬉戏打闹、或潜水觅食,清脆的鸣啼声不绝于耳,与静默无语的大汉塘景色,在一动一静间形成完美的组合,平添了不少生机与灵动。

仿佛落入画中,记者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大自然的气息让人感到格外舒适。

据陪同记者采访的柯坦镇宣传委员罗大全介绍,大汉塘是一座历经千年风雨、水面积达330多亩的园林水库。传说大汉塘开挖于汉代,当年群雄割据,诸候混战,曹操为方便兵马饮水,就开挖了这座水库,故名“大汉塘”。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涵养水源,防洪固坝,当地群众开始在这里种植池杉,久而久之,形成了如今独特的“水上森林”美景。

“森林只能长在陆地上,怎么会在水中生长?”面对记者的疑惑,城池村党委书记樊中文解释说,池杉是杉科,落羽杉属植物,这种树木的耐水性很强,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长,常被人们称作植物“活化石”,每到秋冬季变装,原本翠绿色的叶片便更换成一袭赭红色。

“你瞧,这几天气温降低,杉树的颜色显得越发鲜艳了。”樊中文说,大汉塘生长着约1.2万棵左右的池杉,其中不少历经沧桑,见证了几十年来城池村的生态之变。

樊中文告诉记者,大汉塘一方面以灌溉为主,另一方面又是当地村民的备用水源。为解决面源污染问题,这些年来,村里定期引入活水,实现了水系的循环,保障了大汉塘水质和水位的安全,并在已有池杉得到保护的同时,还通过补种补栽扩大种植面积,变身成为“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生态景观。

生态好不好,鸟儿说了算。随着大汉塘生态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鸟儿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曾经的候鸟也变成了“留鸟”留在了这里,恰是城池村生态持续向好的证明。

当地村民对记者说,经过持续不断地生态治理,很多水生植物都长起来了,生物多样性日渐完整。食物多了,鸟就多了,“早上六七点的时候,鸟儿可能都在准备出去觅食,它们起飞的时候特别壮观,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的都是鸟,叫呀、飞的,特别热闹。”

“我发现鸟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现在除了白鹭、灰雁、野鸭等‘常客’,时不时还能看到一些之前不常见的鸟类出现,经常来个小惊喜。”现年68岁的城池村草院组的徐超说,每逢冬季进入枯水期,水位就会下降,鱼虾、水草显现,大批的候鸟前来觅食、歇息。

“就算保守一点估计,今年冬天大汉塘池杉林的鸟儿超过了5万只,鸟类品种达30多种。”徐超笑得合不拢嘴:“鸟类是自然环境风向标,越来越多的鸟儿来此栖息,很多候鸟长居这里不想‘走’,在此筑巢、繁殖,数代之后就逐渐变成了‘留鸟’,说明大汉塘的生态环境在不断完善优化。”

大汉塘周边生态环境变好了,“入驻”池杉林的鸟类逐年攀升,但是,鸟类的大量集聚,也让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出现了张网猎杀候鸟的情况。

为做好守护工作,城池村加大力度,及时清理各种用于非法猎捕鸟类的捕鸟网、粘网等猎捕工具,防止张网捕鸟、捡拾鸟蛋、开枪射杀鸟类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实巡查责任,实现巡查无死角、全覆盖,特别是每年春季、秋冬季,加大巡护力度,确保鸟类繁殖、迁徙季节的安全。该村还向村民和游客发放宣传单,开展鸟类保护宣传教育,旨在加强全社会爱鸟护鸟的意识,让爱鸟护鸟、人鸟和谐相处成为大家的自觉共识。

大汉塘因为池杉林而更加美丽,池杉林因为鸟儿的青睐而生机勃勃。不仅鸟儿爱上这里,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到大汉塘转上一圈。“想都不敢想,水上也能长出茂密的森林,大汉塘总是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正在拍照的合肥市双凤经济开发区的游客钱小慧感慨地说,池杉林真是让她“大开了眼界”。

“良禽择木而栖,每到观鸟旺季,看到它们在大汉塘过得如此滋润,我就特别欣慰。”柯坦镇党委书记李杰峰说,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大家美的享受,也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环境好了,游客来了,我们很高兴。”李杰峰乐呵呵地说,大汉塘的池杉是生态保护的“英雄树”,也是旅游发展的“摇钱树”,“城池村‘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已成为“两山理论”在乡村的生动实践,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柯坦农村最精彩的诠释。”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对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候鸟恋上城池村,是对城池村生态环境改善最好的赞赏,还具有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