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潘志军:乡村振兴路上的“田秀才”

发布时间:2018-05-08 09:37信息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作者: 刘成璐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草长莺飞的时节,记者来到台创园施湾村田间,找到了正和一群农民忙着包埂的潘志军。

潘志军是谁?他是一位普通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员,也是一位90后“田秀才”,踏实扑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新生力量代表。

来到树荫下,潘志军取下头上草帽,露出了一张瘦黑瘦黑的脸。

“你看,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品种对比实验。”潘志军指着旁边一块秧苗整齐的实验田说道。“我们要求农民拉线栽秧,保证株距一致,从而得出更精确的数据。”

2014年12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的潘志军考到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3年多来,他参与实施了农业部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项目。

“农技推广涉及面很广,而我们重点研究和攻关本地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然后把我们通过实验得到的优良品种和成熟新型技术示范推广给农户。”潘志军用一句话轻描淡写地介绍自己的工作,可每一项技术的应用、每一个品种的推广,都是同事他和同事无数次跑遍田间地头得来的。

“夏季‘双抢’是我们最忙最累的时候,忙着抢农时,要做大量的项目建设和数据记载。”同样在田间忙碌的县农技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吴昊阳一旁说道:“忙起来,大家都加班加点,在各镇各村之间奔波,志军经常周末都还‘泡’在田里。”

“大学生,你看田埂膜可是这样包?”采访间,不时传来农户的询问声。从事农技工作3年多来,潘志军已经走遍了我县的17个镇、1个园区,实施项目面积达102.2万亩,示范区实现带动增产9.62万吨,农民增收2.88亿元,所到之处,农民都亲切地喊他“大学生”,因为“大学生”能让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增产增效。

“把我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我’。”这是潘志军和同事之间的玩笑话,却也道出了农技员的意义所在。“父辈们都希望子女的工作光鲜靓丽,但最终选择回农村,我不后悔,因为农村需要人来建,农业需要人来做。”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潘志军爱好广泛,爱跑马拉松、爱骑行、爱摄影,可最爱的还是自然的田园风光,因为这里才是他的诗和远方。他先后开展专项实验示范共计120余项次,筛选出了一批本地适应性优质品种,在多个关键瓶颈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农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同时,他一边做实验,一边做推广,给近10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做培训,去年,他还被评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优秀科技指导员。

走在田间地头,记者不时看见几个年轻的身影,他们穿着胶靴、戴着草帽和农民一起在泥田里忙活。他们是潘志军的同事,都毕业于重点农业院校,名副其实的“田秀才”,脚踏实地做农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村要变富变美,离不开潘志军这样的‘田秀才’啊。”县农委相关负责人最后感慨道。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