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圩田生金

发布时间:2019-12-31 08:51信息来源: 合肥日报作者: 许得强 华新红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冬雨过后,乡间道路湿滑,路上人影稀少。

天气阴冷,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赵莉依然忙得热火朝天。这位“90”后心中牵挂着田间90多个蔬菜大棚及租种大棚的农户。

跟随赵莉的脚步,来到一片钢架大棚前,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翠绿的西兰花。“棚子是村里建的,一共97个,租给四个大户,这一片是孔静心家的!”

大棚外不远处,就是孔静心家。“赵书记来啦,老孔出去了!”看到赵莉,孔静心的爱人张宝珍起身说。她正分拣刚采摘的西兰花,一袋袋已过秤的西兰花堆满客厅。

“今天摘了多少?商贩还没来么?”赵莉边帮忙分拣边问。

“1000多斤,通了电话,等会过来。”张宝珍答道。

分拣完毕,张宝珍从房内拿出两张表格,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一位员工工资。“刚算出来,这两天就把工资结了!”孔翠华,199天,15920元;李茂香,224天,17920元……看到表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们的工资颇高,赵莉蛮开心的。

眼前的两位女士只认识一年多,如今一个礼拜要见三四次面,一切缘于扶贫。

“赵书记常帮我们牵线搭桥,推销农货。今年夏天,我们的西瓜进了大超市,卖上好价钱,都是赵书记的功劳!”张宝珍说。

心系大户,折射出赵莉的扶贫思路。

“连河村属圩区,不适宜发展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是脱贫的关键一环。只有大户们发展好了,扶贫产业园大棚才能长期出租,贫困户才能通过土地流转、进园务工、资金分红等方式提高收入。另外,大户们长期发展、传帮带,贫困户可以学到技术,自我发展。”赵莉说。显然,她抓住了产业扶贫的“牛鼻子”。

全力支持大户发展之余,赵莉和村“两委”同事还谋划当地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及销售的线上化。

张宝珍家旁是连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室,里面摆放了很多已包装的藕粉、红米。原先一家一户散售的藕粉、红米,如今集聚在一起,统一包装销售。

“赵书记帮我们设计了外包装,以‘连河’品牌外售。村里今年还新开淘宝店,大家的产品能销往全国各地。”张宝珍感叹说。

说话间,运菜的货车已经陆续赶来。新鲜的西兰花一袋接一袋装车,“荷包”里又多了4000多元,张宝珍心情愉悦。

由于下午将就扶贫工作向镇里述职,赵莉没有再去其他大户家转转。

回望这一年的扶贫工作,赵莉觉得很充实。

这份充实全部体现在了赵莉草拟的述职报告里——

2019年,连河村共有47户贫困户通过自种自养、产业兴旺实现县级产业达标;51户获得由市帮扶资金注入形成的村级产业奖补资金。扶贫产业园共有42户通过土地流转、进园务工、资金分红等方式提高收入,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我们将对红米加工包装车间加大投资,建设村集体所有的藕粉加工包装车间,通过生产基地+家庭作坊+合作社车间+自身及合作电商平台的模式,让有意愿、健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务工致富。”赵莉展望说。

一条具有圩区农业发展特点的稳定脱贫之路已伸向远方。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