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庐江方言里的“呼”与“唤”

发布时间:2018-12-11 15:13信息来源: 张遵勇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方言,在一方水土中孕育、扎根、分蘖、开桠,经历光阴更迭,风雨沧桑,带着过往的地貌土产、风物人情、古迹故事、习俗谚谣走进我们时下缤纷璀璨的生活,或直白浅显,或含蓄委婉,口口传情,掷地有声。爱家乡,当从爱家乡的乡音始。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行将消失在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里的乡音中的“呼”与“唤”。

先从居家的禽畜叫唤开始。庐江乡间,由于江淮丘陵地带的地理特性,禽畜饲养的种类不是很多,多为适合本地自然气候和自身起居饮食需求的大众化类别。“穷养猪,富读书”,猪曾是众多寻常家庭必养畜类,为逢年过节、上梁嫁娶喜庆菜肴和积攒理财之首选。乡间唤猪,开头多带一个“噢”字,后面缀以单字或重叠拖音,如“噢呐”“噢叻”“噢呐呐”“噢叻叻”“噢喽喽”等。这些声音从不同人的口中发出,可能音域、音质有变化,但似乎各家的猪都是听得懂的。“三个月鸡,门拐上唏;三个月鸭,动刀杀;三个月鹅,挂不住砣(秤砣)”,乡谚朴素而幽默。鸡的唤法是:啄,啄啄。这可能源自鸡类自小就喜欢在草丛中划拨啄食的情形,方言单词中不是有个叫“鸡划命”的说法吗。鸭类唤法为“鸭滴”“鸭滴滴”“鸭啷啷”等,而鹅的叫法似乎比较单纯:耶鹅。耶,叫法中也有作“yan”音,或许为“雁鹅”的变异。由此及彼,乡野里一些野草杂茎也被赋予了和它们相关联的名字,例如“鸭舌条”“鹅食脚”“鸡头果子”等。

猫和狗的唤法相对就简单多了。猫为“mia鱼”,里面有个“鱼”,和猫的习性很吻合。庐江方言里有个单词叫“mia伙(什么,什么家伙)”,应该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狗为“啧啧”“狗子”“小狗”等,直白清晰,以前的狗贱而好养,所以乡间亦常用于孩童的小名。

禽畜类叫法多变精彩的应算是牛。在机械化未普及的年代,牛是田间多种农耕器具的主要动力源,因而对其叫唤会随着时间和方位的不同而改变。例如:前之——让其前进;撇之——让其转向;瓦之——停止不动;缩之——往后退缩等

方言里的“叫”“唤”,更多一部分是我们人类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声和表达。就庐江而言,比较经典的有如下一些情形里的显示:车水谣——上世纪农村,田间灌溉多使用木制水车,由人凭借体力将水从低处池塘沟壑运转到田块中。繁重的车水劳动过程中,车水谣应景而生,成为计算水量及缓解疲劳两相兼顾的谣歌。其发音词意从“一”开始唱和记,如“一里那个一来嗨吆,二里那个二转了唻……”,如此连续,一直到100转,俗称“一厢水”。如果田里本来有少量的水,需添加一些,庐南的泥河、缺口一带方言说法为“加黄”,一至两厢水即可;若是干田,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劳动,直到所有土块被湿润和浸泡于水中。和其属于同类劳动场景的还有“打硪歌”等。

喊嚇——多为小孩受惊吓后由大人(通常是母亲)呼唤其名字,安抚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通常的叫法是:“XX哎,你在哪里玩吓(he)了哎,晚之了哎,妈妈喊你回来睡觉了哎……”如此循环往复,声音怜爱绵长,曾经的乡村黄昏,在这种缓慢而清晰的叫唤声里,神秘而淡泊,温馨而安宁。

划拳——其实书面上就是行酒令。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就庐江而言,传统的说辞大意为:一挺高升,二加有喜,三星高照,四季来财,五星魁首,六六大顺,七巧,八马双杯,九老长寿,满堂红(十全十美),当然,出门三五里,一处一乡风,划拳令的排比用词各地常有不同。

还有部分是通过乐器敲击节奏表现或者同步出来的。如划龙船的“咚咚快”“咚快”。划龙船在未进入竞赛的“抢棹”时段,船上的鼓锣声为“鼓三锣一”,也就是口语中的“咚咚快(哐)”,而一旦进入竞赛阶段,锣鼓的敲击变成一声鼓一声锣的“咚,快(哐);咚,快(哐)”了,节奏提携着速度,猛烈而高亢。同理,舞龙灯、舞狮灯、花鼓唱、排门歌等民间娱乐节目里也是各有各的乐器节奏语言,它们通常以一种隐形的“呼”与“唤”,刻画和勾勒着方言里的世风习俗,风土人情,后面另文介绍。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