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捧檄桥

发布时间:2019-12-20 08:43信息来源: 《今日庐江》报作者: 金志伟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庐江县城的东门有两座桥:东门小桥和东门大桥。

东门小桥原是横架在护城河上的吊桥。后来,城墙和城门楼子都由实物演变成了地名,只有护城河还在滋养着这块土地,桥也由原来的木桥变成了一座石桥。

过了东门小桥再往东走二百米,才是东门大桥。在我小时候,出了东门大桥就是城外了。那时候,县城的人口比现在少多了,生活节奏也没有现在这么快。人们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有着一份满足和从容。夏天的傍晚和冬日的午后,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聚在一起听一些老人们谈古今。这些“古今”中不乏薛仁贵征东征西、杨志卖刀这样的经典故事,但更多的是庐江这块厚土上土生土长的传奇。老人们说的最多的除周瑜、吴老帅和王大韶外,就是捧檄桥了。传说也好,传奇也罢,这些小城人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不仅仅是夏日的清风、冬天的暖阳,还是滋养一代又一代小城子民的钙质和维他命。

捧檄桥就是东门大桥。

捧檄桥是庐城境内最古老的一座桥。汉代以前,这里就有一座桥,但是那时桥的名字还叫“临仙桥”。临仙者,仙临也。何位仙人曾光临此地,已不可考。但是,临仙桥易名为捧檄桥,却同一个叫毛义的人有关。

毛义,字少节,东汉末年庐江人。毛义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同母亲相依为命。小小年纪的毛义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为了生计,他帮人放牧,以奉养其母。母病时,他不仅在榻前伺候汤药,还曾割股为母疗疾。遂以孝行称著乡里,被举为贤良。朝廷得知,送檄文封赏他为安阳县令。为了安慰母亲,毛义迎至“临仙桥”喜接檄文。然时隔不久,毛义母亲病逝。朝廷派人专程前来看望,岂知毛义却跪拜于“临仙桥”上,将原赏封安阳县令的檄文双手捧还,“躬履逊让”,不愿为官。葬母后,毛义隐居山野,终生不仕。范晔的《后汉书》中载有其事。“百善孝为先”,毛义重孝并且不贪图利禄功名,被世人称道。后人便改“临仙桥”为“捧檄桥”,并刻碑石以记之。

明宣德九年(1434年),时任庐江知县的马骥在重修此桥时,工匠们曾在桥下掘得碑石一块。碑上刻有“临仙桥”三字,自此,世人才知捧檄桥之原名。

清光绪三年(1877年),淮军将领、曾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吴长庆回乡捐巨资重修此桥。重修后的捧檄桥为五孔青石桥。桥身高大雄伟,造型古朴。该桥长46米,宽6.7米,中孔跨度6.3米,桥面两侧饰有石雕栏杆。新桥竣工后,人们在桥头立了一块刻有“捧檄桥”三个大字的石碑,碑的两侧还镌刻着“捧出真心归大隐,檄来强喜慰慈亲”的楹联。由此可见,崇高会引发崇敬,崇敬能激活缅怀。

同姓氏一样,地名带着一方水土与生俱来的胎记。地名的演变中不但藏有一个地域温热的生命密码,还伴随着一种精神的传递与继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319省道扩建时,为保护捧檄桥,县里决定在捧檄桥上游临近处新建一座公路桥。“捧檄桥”由此专为人行桥而得以保存下来。

1987年,县政府公布捧檄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为了不忘先贤、激励后人,庐江县政府在修建城东景观带时,新建了一座捧檄亭。亭上有匾额一方,“捧檄亭”三个大字系本土书家王升所写,字写得苍劲秀美,同亭外美景相映成趣。亭内有庐江籍词赋家何智勇撰写的《捧檄桥碑记》,该记不但记述了毛义为母病割股疗疾,且不贪利禄、于捧檄桥上捧还赏封檄文的历史故事,还记录了庐江县委、县政府保护捧檄桥、重修捧檄亭的经过。

重修捧檄亭,乃盛世盛事。

从此,捧檄亭与捧檄桥成为小城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来此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在碑前阅读圣贤故事,同时,还感受着古代贤者的人格高度。

桥是河的注脚,也是岁月的记忆。西方的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国的圣人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此可见,时光和岁月也是一条河,一条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

桥还是一种沟通和连接,但捧檄桥连接的不仅仅是此岸和彼岸,它是今人和古代贤者的对话,是今人对古代贤者的膜拜和致敬。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