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过年的来历

发布时间:2020-01-22 16:27信息来源: 《今日庐江》报作者: 高崎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传统佳节。

过年这个风俗怎么来的呢?这和历法有关。我国很早以前就发明了历法。相传有一种古历始于夏朝,叫做夏历,后经汉武帝统一采用,一直沿用下来。这种历法也称农历,采用天干地支来记载年、月、日,把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通常以十二月作为岁末,正月作为岁首;还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代表十二种动物,分成“十二属相”,作为记年的代称,即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例如一九八○年为农历庚申年,属猴年;一九八一年是农历辛酉年,属鸡年。据《说文解字》记载,“年”就是“谷熟也”的意思。谷一熟,亦为一“稔”。《谷粱传》也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正因为农历年末、岁首正当冬藏岁熟,而在以农业为本的国家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又是兴旺发达、丰衣足食的重要标志,所以从民间到宫廷,在腊尽春回之际,出现了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岁熟的种种庆祝活动;农村人家也正好利用这段时光,探亲访友,休养生息,迎接即将到来的繁忙的春耕。过年也就成了一种风俗被保留发展下来。

过年历来是十分隆重的。在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也莫过于过年了。一到腊月,我国各地就渐渐出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南宋时,都城临安的“年市”更是热闹非凡。大街小巷,店面杂铺,都张灯结彩,备足年货。走街穿巷,肩负担荷的小贩也多于平日。据《西湖老人繁胜录》等记载,当时供应年货的有四百十四行之多。农历十二月廿三晚上,家家都要“送灶君”,供品中照例有一盘麦芽糖饼。据说原先的用意是企图用糖饼封住灶君的嘴,使灶君上西天不能“直奏”人间的恶事,现在人们也不信“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灶神”了,这风俗也自然而然地淘汰了。

十二月廿四,俗称“交年”。这一天,家家洒扫门庭,更换桃符,“除鬼驱邪”,名为“掸尘”。“掸尘”后,各家各户都要在门旁立两块桃木板,并在上面写上门神的名字,这就是最早的“桃符”。以后桃符又改用纸画,画的门神多是一文一武,左边的叫“门丞”,右边的叫“户尉”,用以驱鬼、避邪。到了五代,后蜀主孟昶开始在桃符上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联语,这可说是最早的春联了。

“大年三十的吃,大年初一的穿。”旧社会劳动人民辛苦了一年,过年时才设法买些鱼肉,好好过上一个年。除夕前一天晚上,俗称“小年夜”。这一夜,家家户户备些干果、糕点、菜肴,欢庆一年平平安安,预祝来年顺顺利利。然后,全家老小吃年糕,取吉利话叫“年年高升”,也称“散福”,大家幸福。这种习俗,在越剧《祥林嫂》中还可以看到。除夕古称除夜,有年终的意思,一般都叫大年夜或年三十。汉朝高诱所注的《吕氏春秋·季冬纪》说:“前岁一日,击鼓驱疫厉之鬼,谓之逐除,亦目傩。”除夕晚上,全家老少团聚吃年夜饭,称为“团年”,又叫“分岁”。吃的大都是象征吉利喜庆的菜,如豆芽菜,叫“如意菜”;花生、肉丁等,叫“八宝菜”。鱼要买鲢鱼,叫“连连发财”;买包头鱼,叫“包发财”。年夜饭上一碗鱼是不能吃的,饭后放到米缸里,称为“年年有余”。吃的薄饼,叫“春饼”或“春卷”,象征春天的美好。因为过去劳动人民受科学文化水平的限制和统治阶级神权思想的愚弄,往往把祸福归因于命运,人们只好利用吉利喜庆的象征来告慰自己。

除夕之夜,家家灯火通明;街头巷尾鼓乐爆竹之声,彻夜不休。大人要把包着钱的红纸包给小辈,称为“压岁钱”。全家老少终宵不睡,尽情游戏达旦,叫做“守岁”。农历元月初一,古称元旦,古书上也称为“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大年初一为一岁之首,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放爆仗,所谓“爆竹一声除旧”。然后大人、小孩穿着新衣,戴着新帽,开始拜年,互相祝贺。过年的盛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