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闲话鲈鱼

发布时间:2020-09-17 14:51信息来源: 《今日庐江报》作者: 邱俊霖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鲈鱼,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鲈鱼味美,古人早已知道。汉代的谶纬类典籍《春秋佐助期》中便曾记述:“吴中以鲈鱼为脍,苑菜为羹,鱼白如玉,菜黄若金,称为金羹玉脍,一时珍食。”从中可见,汉代时,鲈鱼的美味就已天下闻名。

而到了晋代,鲈鱼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曾记载过,西晋的张翰是吴中人,在洛阳做官。有一年秋天,张翰见秋风阵阵,突然想起了老家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说:“人这一辈子,最快乐的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哪能为了高官厚禄,为了一个好名声,而在远离家乡的千里之外做官呢?”于是张翰辞官回乡,过上了他理想中的生活。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鲈鱼是美味和思乡的代名词。在唐诗中,便经常出现鲈鱼的身影,虽然其中不乏“思乡”之意,不过大部分仍然是两个字——“好吃”。例如崔颢的《维扬送友还苏州》:“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通过“钓鲈鱼”来表达对友人归老东吴的艳羡之情。而杜甫在《泛房公西湖》中赞美所吃的莼菜鲈鱼是:“鼓化莼丝熟,刀鸣脍缕飞。”

元稹的好朋友、大诗人白居易更是对鲈鱼爱得深沉。在《偶吟》当中白居易便写:“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表达了自己对于前往江东品尝鲈鱼莼菜的雅兴。后来,他有幸在江东为官,终饱口福:“绿蚊杯香嫩,红丝脍缕肥。”最后还表示:“故园无此味,何必苦思归。”

此外,唐代宫廷中还有一道名为“金齑玉脍”的名菜,齑(ji)就是捣碎的佐料。这道菜的主料便是鲈鱼,并以桔瓣为齑,将鲈鱼肉切成薄细片,再浇上桔汁,肉质细嫩鲜美,成菜时如金似玉,鱼肉鲜嫩,清香爽口。

曾是唐玄宗身边大红人的李白就有幸品尝过这道菜,后来他回忆起来的时候还专门写了一首诗称赞:“吹箫舞彩凤,酌醴脍神鱼。”在李白眼中,这道“金齑玉脍”就是当之无愧的“神鱼”。

在唐朝,鲈鱼不仅在国内火,而且还火到了国外,唐代中期的日本国君嵯峨天皇便曾经模仿张志和的《渔歌子》写道:“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到了宋朝,鲈鱼热度不减。范仲淹在《江上渔者》中便写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还特地到吴江品鲈脍、饮美酒:“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霜破柑。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到“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通过化用“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他想回到故乡,谈何容易。南宋诗人范成大则描述了鲈鱼之美:“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

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出现过鲈鱼的身影。话说曹操宴请众人,庖人端进了一道鱼脍。左慈却说:“脍必松江鲈鱼者方美。”曹操说:“千里之隔,安能取之?”左慈说:“此亦何难取!”便让人拿钓竿来,在堂下的鱼池中钓出了数十尾大鲈鱼,放在殿上。曹操曰:“吾池中原有此鱼。”左慈回答道:“大王何相欺耶?天下鲈鱼只两腮,惟松江鲈鱼有四腮,此可辨也。”实际上四鳃鲈鱼也只有两个鳃,只是每个鳃盖上又多了一条较深的褶皱,看起来好像有四个鳃,四鳃鲈鱼因此而得名。最后,左慈还交待:“烹松江鲈鱼,须紫芽姜方可。”

据说在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品尝过鲈鱼之后,还将其誉为“江南第一名菜”,可见鲈鱼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看来,在古代,美味的鲈鱼不仅获得了食客们的青睐,文人墨客们更是对其偏爱有加。如今,我们不仅能够品味到美味的鲈鱼,还能够透过古人的诗句,去品味隐藏在鲈鱼背后的那些故事。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