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古诗词里的“清明”

发布时间:2021-04-07 14:40信息来源: 《今日庐江报》作者: 魏益君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代高翥的《清明日对酒》道出了对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生动写照。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关于“清明”两字的来历,《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承继着许多约定俗成的习惯和活动,催发着无数诗人骚客的诗情雅兴,留下了许多打动人心 的清冷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诗中描绘的凄清景象。而苏轼的清明却有着另一番意境,他在《东栏梨花》里写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他告诉人们,这美好的时光当然是令人陶醉的,但人生几何,切莫因为沉湎于此而忘记了珍惜时光。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这是陆游的哀婉诗句,道出了千万游子清明盼归与亲人团聚的心声,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惆怅。“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宋代诗人陈与义这首绝句充分反映了对清明节的留恋和倾情。

清明扫墓,成为历代诗人的神来之笔。“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唐代张继的《闾门即事》。再有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最具代表意义的当属明朝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诗云:“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宋代张先的怀人之作却透着孤寂与愁苦。《青门引·春思》:“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词中所写时间是寒食节近清明时,地点是词人独处的家中。全词抒写了词人感于自己生活孤独寂寞,因外景而引发的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

大文豪苏轼的悼亡词堪称清明佳句,《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全词读来情感真挚,催人泪下,一代豪放派词人竟能写出如此缠绵婉约的词句,可见其对亡妻的思念之深。

唐诗宋词里的清明,总是带着淡淡的清雅和浓浓的风韵,给人无尽的遐思和心灵的慰籍。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