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竹风清凉诗中来

发布时间:2021-07-28 15:01信息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作者: 钟芳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我喜欢诗圣杜甫《咏竹》里的四句诗:“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在诗圣笔下,竹林景色,郁郁葱葱,微风过处,枝叶婆娑,萧萧飒飒。最美是在那新雨后,竹叶挂着雨珠,竹子特别洁净,连空气中都充满了竹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乐而忘返。

竹子刚直挺拔,凌霜傲雪,高风亮节,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古今许多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他们以竹作画吟诗,感赋情怀,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篇。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赋予竹以君子之道德情操。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於潜僧绿筠轩》诗中写下脍炙人口的吟竹名句:“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充分表达了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

白居易在《题李次云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此诗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竹子迎风傲雪、卓然不群的品行。在《养竹记》里,白居易这样形容竹:“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诗人将竹子比作贤人,高度赞美竹“坚韧,劲直,有节,虚心”的情操和品格。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北宋王安石的这首《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诗别具一格,赞美竹子中正刚硬的气节和傲霜凌寒品质的同时,也是以竹自况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清代大画家书法家郑板桥一生酷爱画竹、写竹,热情赞美竹子宁折不弯的精神。他写的咏竹诗意境隽永,蕴含着很强的哲理性。他画的《竹石图》更是别具匠心,千姿百态又栩栩如生。那首千古流传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仅写出了竹子的顽强和执着,也表现了诗人不畏磨难、坚韧不拔的乐观人生态度。板桥当知县时还写过一首诗:“衙前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听萧萧竹声联想到民间疾苦,在诗人笔下,竹已化成了一种为官的呐喊、一种做人的品格和抱负,实在是难能可贵。


“百竿高节拂云天,万千风姿秀韵生。”翠竹青青,香韵悠悠,绿荫婆娑,诗情画意。文人雅士古诗咏竹,或以竹寄情,或以竹抒怀,或以竹言志,皆颇具特色,将竹子的文化意味表达得淋漓尽致。读之,让人感觉仿佛置身棵棵翠竹之间,清新之风迎面扑来,一种无限舒适和惬意油然而生。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