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古镇汤池

发布时间:2022-03-15 07:04信息来源: 网络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青涩之美——汤池

 写下这个题目,其实是很矛盾的。若单从时空角度来说,汤池属于古镇,古称“东坑泉”, 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江南时,曾隐居汤池,留下“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诗篇佳句,“汤池”之名即来源于此。这似乎与青涩无关,也显得很无稽。 但不知何故,在我的潜意识中,汤池就象一位邻家初长成的小姑娘,不施粉黛,不加雕饰,自然清纯,袅袅婷婷。如一枚青涩的苹果,浑身散发着谈谈的幽香,让人无端地产生怜爱之情。

温婉缠绵相思林

汤池是我的老家,也曾在此工作八年之久。对汤池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应该说是很熟悉的,闭着眼睛也能想见,有穿镇而过的马槽河,有晨钟暮鼓的白云寺,有波光潋滟的金汤湖,还有山势陡峭威峨的百花寨,尤其是有闻名遐迩的“华东第一温泉”和呷一口便唇齿留香的兰花茶……这些景致就象一篇优美散文的意象,在我的脑子里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而唯独对这“相思林”印象不太深刻。在汤池工作期间,也曾无数次来过这块被称之为“相思林”的地方,但那时的“相思林”和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彼时她只是一大片长得有点稀奇古怪的,杂七杂八地立于马槽河两岸的柳树林,就如同一位虽天生丽质,但有点衣冠不整,甚至于还有点蓬头垢面的贫家之女,终日默默地注视着马槽河水涨水落,静静地倾听河岸边浣衣女单调、枯燥的棒槌声,淡淡地看着天际云卷云舒,显得很安静、很羞怯。

 

 

但 “相思林”名字的由来,我却是知道的,据说这片柳林之所以被称之为“相思林”,其实原因很简单:由于该地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镇郊结合部,人烟相对稀少,过往行人不多,加上这里的植被茂密,柳树参天,此处一直是汤池镇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首选之地,至于期间有没有演绎出一段缠绵悱恻、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我到是从未听说过。

而现在的“相思林”看上去确实挺美。其间建有“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和“孔雀东南飞”纪念馆之类的建筑物。“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源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徐陵《玉台新咏》,题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首叙事诗通过焦仲卿、刘兰芝这对恩爱夫妻的悲剧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束缚、家长统治和门第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幸福的合理愿望。透过纪念馆里栩栩如生的雕塑和图文介绍,两千年前这对痴情男女正款款向我们走来,是那样的生动,那样的具体,这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说这段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庐江汤池,应是源于该诗的序言:“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至于这故事是否发生在汤池,目前是有争议的,有人说她发生在潜山县,也有人她发生在怀宁县小市镇……我认为,她到底发生在那并不重要,重要是她一直在引导着我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热烈向往和追求!它是艺苑的奇花,也是历史的镜子。是呀,千古孔雀不忍南飞,萋萋柳岸青草,岂知汉府别离!两厢痴情,两地相思!。

五月初夏,这里绿意浓浓,鲜花盛开,这里沟壑纵横,流水孱孱,还是一幅春光烂漫的模样。柳树还是从前的柳树,但却多了几条通幽曲径,几泓开满莲花的池水,几多的石椅石凳,几多的浮桥木屋,几多的亭台楼阁,还有几多的情侣佳人正在演绎着千古不变的永恒的爱情。

 

 

波光潋滟金汤湖

金汤湖位于“相思林”南端,她三面环山,汇牛王寨、老和尚包、百花寨、龙池山、轿子顶诸水,湖底有龙池山麓潜溪甘泉汩汩流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湖面波光粼粼,浮光耀金,山鸟低飞,鱼游水清。湖堤对面是虎形山,宛如一只雄壮的猛虎,卧伏在那里,将金汤湖分割成两个湖汊。

坐在湖堤之上的凉亭中,放眼湖面,烟波浩渺,湖水山色,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偶有群群水鸟掠湖而过,情趣怡然。观游人荡舟湖上,或坐或站,指点江山,怡然自得。有垂钓的老者,白发长须,临风飘扬,手握钓杆,全神贯注,物我两忘,有入世外桃源之感。

湖边还有浣衣女,长发低垂,面若桃花,间或轻舒手臂,拍打水面,溅起水花片片,成七彩霓裳。身后有两个幼儿嬉戏玩耍,或以石击水,或相互追逐,恣肆任性,童真可爱。

老子《道德经》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应该象水。水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与万物不争,故达到美好的境界,谓之:上善。

山色水润,自然之源。其实人类繁衍生存的过程就是个亲水的过程。烦嚣喧嚷,滚滚名利,尔虞我诈,一切一切的诱惑和迷茫,面对湖水,你会顿感心明澄净。不留恋、不贪恋,随心随性,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无形而有形,至柔乃至刚。

 

 

氤氲浓郁 “东坑泉”

写汤池,温泉是不能不提的。汤池镇就是因温泉而得名。此泉历史悠久,且文化内涵丰富。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始建庐江国时就曾有“坑泉”分东西之说。宋神宗时,王安石被贬舒州,途径此地,曾入池沐浴,留下千古绝唱:“寒泉时所咏,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高欠然雪满塍。”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戴名世也曾来此濯足并作《温泉记》。三国周郎、小乔沐浴温泉,扶琴雅颂,并留有“曲有误,周郎顾”之佳传。

对汤池温泉最早的印象是在九岁左右,那时家住农村,汤池街就是天边,在童年有限的记忆中,那里有青石板路面,即使是下雨天也不用担心讨厌的烂泥吧;那里有香喷喷的大饺子,是人间最美最美的美味;那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尤其是那里有热气腾腾的温泉,泡上一把感觉就象腾云驾雾一般,于是上汤池街对我具有极大的诱惑。

第一次在汤池洗温泉澡是跟随父亲一道的,清楚地记得,那是个冬日的星期天,早上我们起得特早,父亲挑着一担大米到街上卖,是为春节买年货作准备的。父亲是乡村教师,平时是很少做体力劳动的,这一百多斤的大米在他的肩上似乎很沉重,他不停地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步履有点凌乱,而我则欢快地跟在他的身后,蹦蹦跳跳,总嫌他走得太慢了,便不停地催促他快点,父亲也唯唯地答应着。冬日的阳光很灿烂,我的脸上更灿烂。

很快便到了街上,大米也很快就脱手了,父亲此时也是一脸的灿烂,说,我们先买几个点心吃吃,填饱肚子,然后再去洗个热水澡吧。我便一把抓父亲他的手,生怕他反悔似的,说,好好好。记忆中汤池的大饺子是天下最好吃的。

当时汤池的澡堂子只有两处,一处是室内的,票很贵,要一角钱一张票,另一处是露天池,二分钱一张票,一方大水泥池子,好象四周有围墙的,我和父亲洗的便是露天温泉澡,这池子真大,足足可以容纳一百多人,池子上空弥漫着氤氲着雾气,好似瑶池仙境。感觉有很浓的硫磺味,很喜欢这种味道。我三下五除地扒掉身上的衣服,便一头扎进热水池中。人很多,老老少少的,都赤条条的在池中或游、或坐、或说、或笑,其乐溶溶。我在池中泡了很长时间,如果不是父亲的一再催促,我是很不情愿地从池中上来的。浑身洗得赤红,还袅袅的散着热气,那感觉真爽!

现在露天的洗澡池早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很多高档的室内泳池,当然票价也不菲,只是少了点硫磺味。

 

 

晨钟暮鼓白云寺

“云山叠叠几千秋,瑶草琦花两并幽,庵从汉代留侯传,佛向西天岛国求”。 这是清舒城县诗人郭外山赞美白云寺的诗句。白云禅寺就坐落在风景秀丽,常年云雾撩绕,如诗如画的二姑尘山峰上。

白云寺原名为白云庵,始建明朝,清代重修一次,留有碑记, 1998年9月观音峰主持宏成方丈来白云庵投资修建,且将原来白云庵改名为白云禅寺,立有释加摩尼、观音等佛像6尊。2000年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各一座,2004年于二姑尖山顶建7层卧佛塔一座。 2001年,县政府公布白云庵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白云禅寺大门前,排立着三棵巨大的银杏树,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直上云霄。树高约17米,粗4米,三棵均为雌性。据省林业部门专家鉴定,树龄约600多年历史,花繁叶茂,硕果累累。

白云禅寺现在的香火很盛,寺内僧人很多,是块佛教圣地。而于之对应是坐落在汤池街上的由净空法师投入两亿多元打造的亚洲最大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多元文化教育中心。在多元文化中心里,中华传统儒家典籍是他们的教科书,恪遵道义,慈善相感,仁民爱物,以行教化。培养这个时代孔子、孟子是他们的教学目标,是典型的儒教。佛儒相容,在这里显得很和谐。

 

 

我曾一度痴迷于佛学,读过一些佛学典籍。其实汤池的佛儒相容并不奇怪,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受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一开始便“走样”和“变形”。这种“走样”和“变形”的表现形式就是佛学的儒学化。佛教与儒学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佛教的出发点和落足点都是佛,而儒家的出发点和落足点都是人。佛教是以佛为本,而儒学是以人为本,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人格化的佛,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宗炳《明佛论》认为,佛与儒道“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

我想,中国佛教作为一种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的伦理宗教,和儒教一样,最终都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够了。

作为省会城市合肥的“后花园”——汤池,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的空间很大,前景无限广阔。说她是具有青涩之美也源此,我相信未来的汤池会更具妩媚成熟之美。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