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漫话“端午”

发布时间:2013-06-09 10:31信息来源: 庐江县融媒体中心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漫话“端午”


农历五月五日,俗称“端午”。晋《风土记》载:“仲夏端五,端者,初也。”因此,“端五”即“初五”之意。古“五”字与“午”字相通,按“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农历五月正好是“午”月(商周时,农历一月为“寅”月),所以“端五”又称“端午”。而在每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午”时(11时至13时)为“阳辰”,故又有“端阳”之称。

“端午”何为节日,并与春节、中秋节一样,成为我国民间最为隆重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其由来说法甚多。一说起源于夏、商、周三代的兰浴,西汉《大戴礼记·夏小正》载:“午月,蓄兰为沐浴也。”一说起源于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南朝梁代《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简贮米祭之。”一说起源于纪念东汉大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此外,还有源于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但千百年来,楚大夫屈原的爱国情操及其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独具风格,影响深远。人们对他倡导举贤授能却遭馋流放、抱石沉江的遭遇“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唐诗(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尽显对端午节日之情结。因此,端午节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的习俗众多,全国各地不尽相同。但端午节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插菖蒲艾蒿等三大主要习俗,在汉民族却基本相似。其中划龙舟与吃粽子均与纪念屈原直接有关。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京城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抱石投汨罗江而去。闻知屈原投江,楚国百姓异常震惊,纷纷涌到汨罗江边,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但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踪迹。此后,楚人便于每年屈原忌日(五月五日)这一天,在汩罗江划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来回游弋,以为纪念。

《隋书·地理志》记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汩罗,土人操舟至洞庭不见,……因尔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诸郡皆然,而南郡尤甚。” 可知到隋朝时,“端午”划龙舟已演变为“竞渡之戏”,并“习以相传”。时至今日,划龙舟已流传世界各地且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一项体育赛事和庆典活动。如在庐江县境内,划龙舟(庐江方言为“划龙船” ),各地在时间和其举办活动的宗旨上均有所不同。在庐南罗河镇,每年仍保持在“端午节”这天举行,而泥河镇和庐城地区,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划龙船”,乃为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庆典活动,已与“纪念屈原”之说向远矣。

端午节吃粽子,亦源之于纪念屈原。相传当时楚人划船追赶拯救没有找到屈原,悲痛之余,便以“竹简贮米祭之”。后来人们怕竹简贮生米屈原吃不方便,就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随舟抛入江中,以寄托哀思。这种楝树叶包饭,东汉以前称之为简粽,至魏晋才出现了类似粽子的角黍。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流传之今,粽子便逐渐演变成端午节的应节食品。不仅民间包粽子,各地都有专门制作经营粽子的厂家。粽子的品种繁多、形式各异,粽馅有蜜糖、豆沙、松仁、枣子、胡桃,还有火腿粽子等等。除端午节吃粽子外,粽子已成为日常馈赠亲友的礼品。

关于端午节每家每户都在门上插菖蒲、艾蒿,在室内薰苍术、白芷,做香袋栓五色丝线挂于儿童脖子上,中午喝雄黄酒,并以雄黄酒涂小儿面上等习俗,则与纪念屈原无关,乃源于“端午”恶月恶日说了。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田文(孟尝君),生于五月初五午时,其父田婴(靖郭君)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这个孩子要害父。其母不忍弃子,不日,父“暴亡”。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之说。于是民间便在五月初五(即端午节)这一天,在门上插菖蒲、艾蒿,因蒲叶似剑,称为蒲剑,谓可避邪;儿童配香囊、栓五色丝线,面涂雄黄酒,可驱毒,大人们喝雄黄酒可解毒避疫。除此而外,有些地方在端午节这一天还挂钟馗画像,跳钟馗舞,意在“驱邪赶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的提高,除在少数边远农村,端午节驱邪避恶之陋俗,已基本被人们淡化并逐渐消亡。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家正式确定端午节为法定节日,假期一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被赋予时代特色,节日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