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岱鳌山,回眸间的灵动之美

发布时间:2013-03-27 16:06信息来源: 朱菱子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三月的一个阳春,乡人魏秀月从上海回来,邀我和一帮朋友去岱鳌山踏青。岱鳌山位于庐江县城西南约20公里。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突兀而起,主峰龙王顶,海拔高276米,崖峭如壁,形如一头吞云吐雾的巨鳌,故称岱鳌山。车行20分钟,便来到岱鳌山脚下的陡岗村,遇镇上逢九赶集,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在民间,岱鳌山一带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如:鳌鱼眨眼地翻身,说的是庐江、枞阳、桐城一带在很久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条鳌鱼想在海上作乱,被天上玉皇大帝知道,派二郎神移山填海,镇住鳌鱼。由于二郎神与东海龙王曾有过节,借给二郎神的是一根假神鞭,留下了“三鞭子赶不动岱鳌山”的传说。又如石公、石婆、送石小姐下嫁龙王三太子的传说,诙谐幽默的神话故事与大自然奇石景观融合在一起,把岱鳌山装点得更加瑰丽神奇。岱鳌山脉生成于白垩纪中晚期的地壳运动,缘于郯庐断裂带上的一次火山爆发,才形成今天的喀斯特地貌。没有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就没有江淮大地上这处“皖中小桂林”美誉之天然奇景。

主峰龙王顶位于庐江大凹口北侧,势如一排破土的竹笋,钻天而立,峰巅建有龙天寺,气势宏大。当地农民素有“龙王顶招云,不是下雨就是天阴”的气象谚语。登龙王顶远望,犹如东海烟波缭绕的蓬莱仙境,三县风光尽收眼底。南侧为三座山峰相连,形如马鞍,一块人形巨石卧坐马鞍之上,故称“马鞍寨”。西侧为石婆岭,岭上排列着人形石笋,其中三块巨石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石公、石婆、石小姐。石公老态龙钟在前领路下山;石小姐婷婷玉立,羞羞答答欲步不前;石婆佝偻着驼背,泣不成声,蹒跚随后,仪仗队前呼后拥,陪嫁的衣箱、床柜等物品,一应俱全,活似一组微妙微俏的下嫁图,形象极为逼真,看后莫不拍手称奇。平顶山为岱鳌山脉的第二峰,山上风洞岩有一洞,蜃气缭绕,深不可测,以耳朵听之洞内风声呼啸,拔蒿草投入洞中,旋即起舞飘出洞外。洞前有一庵,名曰“风洞庵”,建于清康熙年间,庵内有一株千年黄色牡丹,根壮叶茂,花团锦簇,每年春吸引不少游客来此观赏。双狮峰位于枞阳县境,公狮巍然屹立,母狮回首翘望,双狮起舞形态活灵活现。岱鳌山的自然奇石景点很多,如:仙女岩、老虎洞、朝天阙、天光门、神仙屋、轿子岭、一线天等,从不同的角度幻化出不同的石林奇景,且各俱神态,巧夺天工。

西行五华里,一道峡谷把我们引进了四山环抱的三贞庵,古木郁葱,溪流淙淙,诵经声不绝于耳,别有洞天。此庵原名“小围净土庵”,清宰相张英祖姑三姐妹,明中期来此避世修行,弘扬佛法,广施善行而建。后十世孙张廷玉捐资重修,并作《重修三贞庵记》,刻碑纪念,常年游人不断,香火不衰。岱鳌山有着灵动之美,而且是在瞬息万变之间,峰险石奇,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我国大美学家朱光潜祖父晚晴贡生朱海门之墓,安葬在岱鳌山的双狮峰下,凤凰池边留下过朱光潜青少年时读书的背影。双狮峰之西为国尖峰,两山之间有一块平地,是桐城派大散文家姚鼎祖墓地,山脚下有一座古墓,碑上刻有他手书“明中书舍人姚公翠林之墓”。淮军将领吴长庆父亲,清优贡生吴廷香墓藏于岱鳌山之北麓,其嫡孙“清末四公子”之一吴保初,为其扫墓时留下了“常恐好景人不识,诗心山色共争奇;谁知路绝云深处,犹有好山诗不知”咏岱鳌山的名诗。岱鳌山的确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解放前是新四军、游击队红色革命根据地。我国著名法学家周新民的家乡就在龙王顶山下的陡岗村,著名民主人士章伯钧、光升均出生在岱鳌山脚下,这里还埋葬着为革命光荣牺牲的朱锦铭、李景堂等众多烈士墓,出过郑日仁、张亮侯、陈雪吾、马哲聪、荣大荣等一大批仁人志士。

夕阳的余晖下,回眸的瞬间,我发现岱鳌山真的是很神奇,她是那么的天然、美丽而充满灵性,如仙女凡,从不雕饰,婀娜多姿,风采迷人。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