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潜川”考

发布时间:2014-06-05 16:51信息来源: 左从年作者: 汪德生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潜川”考

 

庐江,别名“潜川”。

何谓“潜川”?光绪十一年(1885)《庐江县志》卷十五·艺文篇,载清雍正元年进士、庐江知县陈庆门撰《沿革五辩》:“邑号‘潜川’,或以为古之潜县。”

    “古之潜县”,考地不一:自秦汉至南北朝,安徽境内有有六安之潜,有庐江之潜。另有“皖国之潜”一说,实为误读。皖国,古部落方国。两汉为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境内有潜山。元至治三年(1323),以潜山为名,置潜山县。皖国无潜县。

关于“六安之潜”和“庐江之潜”,《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详述于下:

潜县,以古楚邑为名,西汉因六安之旧潜地置潜县。考其故址,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东汉仍之。东晋孝武年间(373~396),移庐江郡治至潜县。南朝·宋,撤龙舒县并入舒县(时庐江县境为舒县,治今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大城坂),改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因庐江郡治于潜县交通不便,一度迁址舒县。后又因舒城不便隐蔽,宋·泰始二年(466)九月,将潜县迁往今庐江县境设置,治今庐城镇南郊1公里。兼庐江郡治。

    梁武帝天监年末(519),改潜县为庐江县(仍治今庐城镇南郊1公里)。增置湘州,领庐江郡(均治庐江县),增析南、北始新县。郡、县同名,庐江县名始此。

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反寿阳南下,今县境于三年(549)入东魏,仍为庐江郡,改庐江县为潜县,改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武定八年(550)五月,今县境属北齐,初仍旧制,设潜县、南始新县、北始新县,属合州庐江郡(治潜县)。陈太建五年(573)五月,伐北齐。复改潜县为庐江县。时庐江郡仅领庐江一个县,属合州(治汝阴,今合肥市)。

在整个南北朝时期,舒县、潜县、庐江县,时废时置,时并时析,变更无常。直至大定元年(581)二月,隋代北周,于隋开皇三年(583),废庐江郡,以州统县,州名以境内原有庐江郡、庐江县的首字为名,改合州名庐州。为保存旧名,正式改旧郡治舒县(灊县)为庐江县。至此,历史上安徽境内的“舒县”、“潜县” 消失,庐江县定名不变。

《魏书》“志第六·地形二”:“庐江郡,领县三:潜、南、北始新。潜有野父山(今冶父山)”;《路史》(南宋):“庐江南二里有潜城,即潜所迁居,今庐江之潜也。”

由此确认:“邑号‘潜川’,或以为古之潜县。”此“古之潜县”,即宋·泰始二年所置“庐江之潜”,沿革清晰,史实确凿。

古之潜县,简称为“潜”。可“潜川”一词,其“川”字何解?

邑人、明初诗人潘谧作“庐江八咏”,其中《钓鱼台》有“巨石几千古,乃在潜溪曲”之句。钓鱼台乃东汉末著名方士、魔术鼻祖左慈钓鱼之处,此台位于庐城南门县河畔玉虚观旁,“潜溪”所指乃庐城南门县河。

邑人、明末学者王永年,其脍炙人口的《周公瑾墓》诗:“墓木如经劫火烧,今时潜水旧吴朝。凄凄两冢依城廓,一是周郎一小乔。” 诗中“潜水”亦为庐城南门县河。

“潜,涉水也。”(《说文》。按:没水以涉曰潜。)但诗人潘谧、王永年诗句中的“潜溪”、“潜水”之“潜”,应与字本义无涉。其“潜溪”、“潜水”,当为“潜县之溪”、“潜城之水”。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潜溪”、“潜水”,经文人墨客之诗词唱和,逐渐演化,便成了“潜川”。

将“潜川”作为庐江别名,查阅相关史志典籍,最早亦始见于明朝——

其一,明朝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文学家、书法家李东阳(1447~1516),

于弘治元年(1488)应邀为庐江黄铜山(今万山镇闸山)之半山亭作《半山亭铭》,开篇即写到:“庐之潜川,有山曰铜……群奇罗列,万象森朗……西望槽山(马槽山),魏武驻军……欧冶遗山,鸣金既跃……僧有伏虎,龙湫是拓……”,铭文所记均为今庐江境内之景观;

其二,明礼部仪制司主事赵国琦(生卒不详,江西省南昌人,进士),万历二十五年(1597)任庐江知县。二十七年(1599),应邀为冶父山作《铸剑池碑记》,其文曰“余宰潜川,游冶父观铸剑池……”。宰:主管、主持。“宰潜川”,即主管“潜川”。显而易见,赵知县笔下“潜川”,即为庐江。

继而,清顺治十八年(1661),庐江知县祁文友离任时作《将发潜川赋作》,康熙三十七年(1698),庐江知县吴宾彦登冶父山即兴作《潜川春日郊行》,诸位知县大人均效仿前任,将其主政的庐江县,别称为“潜川”。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县李天植、绅士吴崇诰、王昌喜捐资于庐城钟楼桥西街创建“潜川书院” ,清桐城学派代表人物马其昶等曾主讲于此。该书院咸丰年间毁。同治、光绪年间重建。(清末改潜川书院为潜川学堂,民国16年改为庐江中学校;建国后,原址改建为电影院和供销商场。)

 潜川书院,学子遍九州。著名淮军将领、福建巡抚吴赞诚,道光十三年癸巳科进士吴守仁等,就是从潜川书院走出庐江。知潜川者,知庐江也。

“潜川”,庐江之别名,沿用至今。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