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庐江党史回眸17)

发表时间:2021-09-29 信息来源:中共庐江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阅读人次: 文字大小: [ ]

烈士简介(三)

姚守永(1911—1948)同大镇姚湾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和庐北游击队,任庐北游击队副队长、中共盛桥区委委员、水上护商队队长、舒庐桐大队短枪队队长,皖西支队直属大队大队长、庐北游击大队大队长、桐庐基干团二营营长、湖西县独立团大队长。1941年夏,他组成30余人的庐北游击队,积极投入抗日武装斗争。1943年底,侦察获悉盛家湾驻扎日伪军1个排,他于一天早晨率10余人主动出击,化装老百姓,乘赶集时机进入敌碉堡,敌人措手不及,未响一枪,缴获长短枪20余支和一些军用物品。1944年春,他率游击队员10余人,袭击驻舒城南港国民党常备队1个排,速战速决,缴获长枪20余支,机枪1挺。1945年随新四军主力撤至大别山开展武装斗争。1947年5月被派回庐江任庐北游击大队长,一方面对敌开展政治攻势;一方面从军事上不断打击顽固派,他运用灵活机动战术,昼伏夜出,避实就虚,分兵合击,消灭了国民党2个县中队、1个清乡队。同年8月,他率队攻打罗家埠、铺子岗2个国民党乡公所,缴获长抢24支。此时,游击大队已发展到140余人,拥有长短枪百余支。9月,他配合中原野战军三纵八旅二十四团攻克庐江县城。同年冬,密切配合独立团李群珊、邓英保粉碎国民党保安团对大魏岗据点的进攻,并配合出击国民党谷胜、安凤、金沈、盛桥等乡公所联防队驻地,缴获长短枪40余支、机枪1挺。1948年元月21日夜随团部七、八2个连宿营戴家桥附近汪庄,遭国民党“清剿”部队重兵包围,因兵力不足,战斗失利,姚守永在率领战士突围时,不幸牺牲,年仅37岁。

胡昌耕(1911—1948)又名延沐、长庚,泥河镇人。北伐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学生反帝反军阀斗争,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30年,他由芜湖回到家乡,在黄泥河第三高等小学任教员。他以小学教师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建立农协会,领导农民运动。1931年6月组建砖桥南官山游击中队,任中队长,在黄泥河一带组织农民开展“吃恐”(吃大户)斗争。1932年春,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他被国民党政府拘捕入狱,1937年经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1938年春庐江县民众动员委员会成立,他任谍报部部长,积极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与新四军四支队八团政治处取得联系,开始建党工作。8月,经中共安徽省工委批准,恢复胡昌耕、杨晓武等人的组织关系,随后成立了中共庐江工委,在胡昌耕的领导下,党的基层组织迅速发展。1939年春,庐江工委改为中共庐江县委,他任县委书记。1942年4月,任中共无巢庐中心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领导无巢庐地区的党的组织以及白湖、舒城等地党的工作。同年冬,中共皖中区党委决定,撤销无巢庐中心县委,胡昌耕任区党委巡视员,直接指导新民、石涧、恍城、南苏、尚礼、临泉、关河、银屏等9个区委工作。

1943年3月,任中共白湖中心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长。8月任中共庐桐县委书记,并兼任庐桐大队政委。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巩固皖江抗日根据地、发展和加强中共地方组织建设、政权建设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调往苏、皖边区政府和华东局组织部工作。1948年因公外出遇车祸不幸殉职,时年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