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51-82563775
  • 投稿邮箱:webmaster@lj.gov.cn
新闻时政

庐江茶叶缘何“火出圈”

发布时间:2024-05-07 08:20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作者: 常河 赵德斌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保护视力色:

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增收共富、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安徽省庐江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为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翻新”了思路、找到了出路。

春茶采摘过后,庐江县汤池镇金冲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走进三峰尖茶叶专业合作社连片的标准化茶园,但见群山苍翠,绿意盎然,翠波随着山峦绵延跌宕。茶园里一垄垄茶树尽情吐绿,空气中弥漫着浓浓茶香。

茶行间,整齐排列着黄色粘虫板,笔者观察到,上面沾满了各种虫子,旁边还“站”着不少太阳能杀虫灯。

“自从安装了粘虫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控设备后,既能保护茶叶免遭虫害,又可避免使用传统农药产生的残留,这让我们茶农特别开心。”该合作社负责人赵世江说。

赵世江说,他们茶园基本上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使用的都是有机肥,“这样搞使得茶叶品质更高,土壤状态更好”。

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茶园里忙着清除杂草。“其实,除草方面,我们早就做过‘两覆’工作。”赵世江解释说,“两覆”就是指茶园覆草和覆除草无纺布,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

金冲村三峰尖茶叶专业合作标准化茶园是庐江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缩影。

为推动茶叶无公害生产,庐江县创新推广方式方法,大力推进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升级,引导茶企、茶农提高茶园科学管理水平,为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果说向“绿”而行、种植“生态茶”,是庐江发展茶产业一大特色亮点的话,那么向“数”发力、制作“科技茶”则是该县发展茶产业的又一先进做法。

在庐江县万山镇卅埠村环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几条茶叶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格外引人注目。

据该公司董事长王春清介绍,在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以前,茶叶在杀青、理条、揉捻、烘干、成型等各环节之间的流转都依靠人工完成,“为提高茶叶加工效率,我们积极开展生产数字化改造,不断引进全自动生产设备。”

“以往茶叶生产主要依赖人力,茶叶的火候、湿度大多凭制茶师傅的经验来判断,制成的茶叶质量不一。使用全自动茶叶生产线后,温度、湿度、炒制时间参数可控,茶叶品质更加稳定。”王春清说。

通过数字赋能,茶产业从“凭经验做茶”走上“看数字制茶”的转型之路,推动了庐江茶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该县还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所有农事、环境参数、病虫情参数等数据实时回传到智慧茶园系统,为实现平台功能提供数据基础,提高了茶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庐江县柯坦镇虎洞社区张茗茶叶家庭农场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家庭农场。在农场店铺的角落里,放着茶叶直播和包装等设备。

“我们经常会拍摄一些采茶、制茶以及包装过程的视频素材,把它们制作成短视频,推送到农场运营的‘好山好水好茶’短视频平台上去,和粉丝互动、交流,提高曝光量。”“农场主”张金明告诉笔者。

“现在坐在家里就能把茶叶卖出去了。”谈起自己对新媒体的真实感受,张金明的笑容一直写在脸上,遮都遮不住,“平台真的火,网红真的红。”

每当进入采摘期后,庐江县各茶企在做好线下销售的同时,瞄准各大短视频平台,用新媒体的方式推广自己的茶叶,通过“实景化再现、视频化传播、可视化表达”的呈现创新,抢滩消费市场,使当地茶叶成为“热门宝贝”。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的庐江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茶叶综合产值23亿元,茶农人均收入2600元。新质生产力又为“土特产”赋能,助推了该县茶产业的跨越发展。

“传统优势产业厚实的‘底座’,同样意味着向上生长的广阔空间。”庐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监事会主任吴周认为,如何做好茶叶这篇“土特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