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小区里,邻居间偶有相见,更谈不上串门。想起家乡的小巷子里,天天欢声笑语。
那时,自家房屋与邻居家在建房时都不约而同地留出一部分作为公共区域,相安而居。两家人每天从两米宽的小巷子里进出,见面寒暄逗趣几句,不显生分。闲时坐在巷口的大石头上,互聊家常,俨然是一家人。
秋收时节,两家人排好顺序,依次晾晒稻谷,这段时间,大家改在大门进出,不给对方添乱。打好的稻子里有稻屑,需清除干净,趁巷口相通有风,正好当大电风扇。母亲站在巷子的里口,高高举起簸箕,轻轻迎风抖动,金黄的稻谷粒粒成堆,稻屑一地。我负责打扫,就当好玩,兴致满满。母亲边扬我边扫,不是迷了眼,就是落满一身,惹得母亲哈哈大笑,令我停手。我揉揉眼,拍拍身子,继续扫,好似我是个大人,也得参加秋天的收成。
巷子里平坦的水泥地上,适合游戏,也便于准点回家。我和邻家的孩子年纪相仿,我们一起滚铁环,谁停换谁玩,虽说巷子不长,但总觉一圈一圈地停不下来,到不了头。有一阵子不知从哪弄来个皮球,也没什么气,我们直接开踢。一个站在巷子的外口,一个站在里口,我稍微大一点自然在外口,也便于发挥我速度优势到大埂上捡球。他一脚,我一脚,嘻嘻哈哈玩得劲头十足,渴了跑回家喝口水,饿了拿点东西互相吃,绝不浪费时间,也不辜负这一处自在的小天地。
天热干燥,巷子里洒点水。雨雪天,巷子里铺上麻袋,便于出行。若有落叶杂物,我们自觉扫掉,也不排表,谁看见就扫一下,谁打扫院子时顺便扫一下,两家人细心呵护这一块没有纷争只有相融的方寸之地。我们两个小孩,有时没啥玩的,就拿出为数不多的连环画和故事书,席地而坐,并肩靠着,一页一页翻看。其间有疑惑,或争或解,翻到下一页时又重新开始,从不红脸。看到有趣处,反复读反复笑,笑声盈满小巷,飘飘悠悠地飞向梦想的天空。
如今,家乡的老宅已拆,小巷子也只能留在美丽的记忆里。邻居家的人也难得相见,可每次想起两家人共有的那条巷子还是会不由地想起他们,以及在一起生活的那些和和睦睦的时光。小小的巷子,好似一个互通彼此,无拘无束的纽带,将大家的心拴在一起,和和美美,暖意浓浓。这份温暖一直被我怀揣于心,在外乡打拼的日子里,取暖迎光而行。
11月6日,移湖街道永桥村美人椒种植基地,首批种植的百余亩美人椒进... <详情>